什么是“八仙·营火”?
营火,对应的英文是campfire,就是篝火之类的,而且在户外。
老外的营火会议(讨论)很早就有了,是一类很休闲的会议形式,通常有一个主讲人,他就一个具体的话题先说上10分钟的样子,然后鼓励参与者自由发言,并回答提问。
国外的会议、展览,甚至出现了营火专题会议Campfire Session,列入大会(展览)议程。
座位什么的形式较为随意,但内容、发言嘉宾不糊弄。
营火会议(讨论)可以有投影,也可以没有,取决于主讲人的魅力,人数可多可少,但通常不用麦克风。
一场营火会议的时长有多长?
没有一定之规,这要看两个方面。
1、话题。
话题设计好了,那大家就愿意积极互动,就像爆款的短视频评论区里的跟帖很多一样。
2、主讲人
主讲人是否循循善诱,能否讲出别的地方听不到的,是否具有实用性,都很重要。
国外的营火会议,30分钟的居多。
展览现场设置“营火会议”的好处有哪些?
首先,我们始终要遵循一个原则,即在展览、会议现场做论坛、活动,都要考虑运营成本:场地,装修搭建,音响投影(或LED),邀约发言人(多数情况下还要负责交通食宿啥的,以及劳务费等等,甚至他的助理/同事还要免除会议费,不一而足),催PPT,现场彩排,桌签,会务人员催场,检查证件/扫描证件,控台,翻译....
如果来的人太少,主办方还得着急去找志愿者充数或“买人头”,以免现场过于寒碜。
要花的钱,不少。
假设我们的展览这方面预算不多,那可以考虑营火:不要舞台,不用起大屏,音响免了,不用背景板,不用桌签,不用担忧现场来的人够不够,只需要一个志愿者催场,主讲人准时到场开始,主讲人保证在场30分钟就行。听众听得不满意了,随时走人。聊嗨了,那就继续聊下去。
所以,(1)展览现场设置“营火”会议(讨论),首先是综合运营成本很低。
其次,(2)多场营火讨论的是不同的具体的话题,就能吸引到各类不同的听众,他们中的大多数是高质量观众(买家)--因为爱学习,即用低成本的论坛/讨论邀请观众(买家)到了现场。
展览、大会设置的平行论坛、分组会议,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只能覆盖一部分较为热门的话题,但即使这样,仍有很多人的需求未能得到满足。
营火话题可以很小众,如果现场氛围好,下次则可以升级到平行论坛甚至大会发言。
(3)营火会议(讨论)可以让观众在展厅里多驻留。
展览有观众,还不够,我们要的是他们在展厅里多停留。
(4)营火会议(讨论)设置在展厅里位置不太好的地点,把客人引流过去,位置稍差的展位就有了人流。
(5)不少主讲人不愿意做PTT,营火会议(讨论)不需要PPT,那主讲人就很开心。
(6)有些话题不适合在台上公开讲,那就放在营火会议(讨论)。
会展公司实际工作中碰到一些不宜公开问的问题,想知道答案,比如怎么邀请泰国驻沪总领事或泰国驻华大使馆的商务参赞,多少钱,这些问题就悄咪咪地问行家。
会展三新展为何叫“八仙·营火”?
这来自于“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
也就是说,我们邀请的主讲人不分年纪、资历,只要在某些方面有亲身实践且能讲出道道来,就是一个行家。
我们从第二届展会开始,每届都是请8个分享嘉宾,8场分享。
第二届,我们买了一张八仙桌,结果人坐不下,只能站着听。
第三届,我们换了露营风,还是坐不下,很多人站着。
“八仙·营火”办下来,效果如何?
“八仙·营火”免费开放,听的人相当于获得了一节免费的高质量私教课程。
从成本角度看,“八仙·营火”的投资回报很高,吸引到了本来没计划来的观众,每次都有人提前去占座,听的人满意度还不错。
而且,有人会对“八仙·营火”这四个字产生好奇。有了好奇心,就能吸引到TA的注意力啦。
“八仙·营火”的分享嘉宾怎么邀请?
“八仙·营火”的分享嘉宾,基本上都是杀熟,因为我们没什么预算。
但都是精挑细选,话题要多样性,尤其是要讨论同期峰会/论坛没有涉及的话题。
给分享嘉宾一些力所能及的回报。
营火会议(讨论)可以冠名吗?
当然可以。
不过,我们一直没卖出去。同期办的“精品讲座”卖出去两次冠名。
“八仙·营火”有什么不足吗?
“八仙·营火”最大的令人不满意的是发生在第三届,在于设置在展厅里,展厅里有同时举办的论坛,音响有很大的干扰。
这是令人痛心的体验。我们感到非常对不住大家,即使是免费的,交付也要尽可能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