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在这个大鱼吃小鱼的市场环境下,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之路一直令人堪忧。
5月8日,会展BEN公众号转发了慕渊科技的王涛的一篇文章“王涛:中小展会未必要搞数字化”(点击阅读),很全面的说到了大部分中小展会搞数字化的原因,可是,道理大家都懂,但往往执行起来是最难的。
中小型展会在做数字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些什么,我相信很多人依旧是困惑的,所以就这个情况我说一些自己的看法,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大家避雷。
必须“参战”
数字化,并不只是大型会展企业的专利,对于中小展会而言,这同样是一个机遇。
如果你不“参战”,随时都可能被竞争对手超越。
但是,对于大多数中小展会而言,搞数字化,面临着高门槛、高成本、高人力资源的现状。
图片来自网络。
中小型展会想搞数字化,还真不能随便搞无脑参考大厂模式,得有策略、有方向、有目标。
后悔成本高
首先,策略要清晰。慎重选择合适的数字化方式。
要慎重。
根据企业的定位不同,每个企业搞数字化的方式也不同,国家级大项目出于稳定性会选择找大厂BATJ来定制,大企业出于资源、安全考虑,会选择自建团队。
图片来自网络。
中小企业无论在业务和组织结构上都具有独特性,都不能和大企业相比,所以中小展会企业切忌盲目跟风,好高骛远,过度投资“高大上”的数字化技术。
同时,中小企业搞数字化也不应该“单打独斗”、“埋头苦干”,完全可以寻找合适的“小快轻准”的数字化工具、通过SAAS化的产品开展数字化。
多与数字化技术公司交流,多比较,多听,这样既可以弥补自身企业内部能力的不足,还避免了不必要的研发成本、数字化人力资源成本。
图片来自网络。
一旦选择了某个技术方案,再推倒重来的综合成本--后悔成本非常高,所以咱们要慎重。
先定一个小目标:提升客户满意度
先不要想那么多。
不管数字化的概念再怎么高大上,说到底,最终都是服务人的,这个方向始终是不变的。
现在不同以往,大家对服务的要求逐渐苛刻,展商和观众也是一样,大家也都越来越开始注重参会参展观展体验。
搞数字化,很重要的一个方向,其实也正是解决观众听众展商的体验感问题。
通过数字化,中小展会可以拓展参展商和观众的参与方式,提升展会的互动性和体验感。
图片来自网络。
比如,展前提供提供线上预约、线上查询(议程、嘉宾、各类资讯)、线上展示等服务;在展中引入数字化签到、智能接待、洽谈邀约、数字展台、虚拟会场等等;在展后,通过数据分析,为参展商和观众提供可查询的参展参会报告,等等。
借助数字工具,项目的服务品质得到了大大提升,那么客户的参会体验也将更佳,客户满意度、忠诚度也将随之上升,展会的口碑和影响力就越来越好了。
数字化能搞来钱吗?
在过去,数字化主要是在给展会的流程赋能,帮助主办方实现降本增效,而在未来,数字化的最终运用,更多的应该是对数据的运用。
图片来自网络。
数字化工具能够高效地收集并集中管理各类展会中的数据,逐步积累形成可供深度挖掘和分析的数据资产。
进一步来说,这些累积的数据资产将为人工智能大模型的训练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养料,它是驱动展会向智能化进步的重要基石。
数字化能帮主办方挖掘数据资源价值。
这将是未来中小展会提升展会竞争力,提升收入的关键。
01
会前--提升招展招观转化率
会前,通过AI技术对数据资产的深入分析,清晰客户的精准画像,帮助客户生成可能产生合作的潜客名单。
通过这类形式提升客户的价值收获,邀约工作将更好做,招观招展的转化率也将上升。
02
会中--提高服务品质与体验
会中,通过深入了解客户的需求和偏好,主办方可以帮助买卖双方提供精准匹配的服务、各类精准推送的广告以及各类“AI助手”式的智能参会体验。
03
会后--持续的数据资源利用
会后,展会中的数据资产进一步得到沉淀,而基于AI技术的数据分析,主办方可更好地为后续活动开展而赋能,更好地为后续精准招募、精准营销提供数据支撑。
图片来自网络。
中小展会的资源和品牌影响力是非常有限的,不像某某大会,光凭一个名字就能随便吸引上万客户,拼资源拼过不大展会。
但如果能通过这些形式帮助展商和观众建立明确的获得感,提高满意度,那么你的展会也就不愁没人来了。
图片来自网络。
数字化转型是一场持久战。
如果你选择了做,那就需要有长足的耐心和正确的方向策略,但最终带来的将是企业的长远发展和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