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应对路径和重点有异,但各方仍就积极构建多方广泛参与、优势互补、红利共享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达成共识。
维护自由贸易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稳定是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巩固和加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是各方的利益所系和迫切期盼。面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的变革浪潮,以及地缘政治与政策干预冲击带来的不确定性,企业有哪些应对之策?在日前于北京举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上,中外嘉宾就此展开讨论。尽管应对路径和重点有异,但各方仍就积极构建多方广泛参与、优势互补、红利共享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达成共识。
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资深专家委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副总裁朱民看来,全球产业链的发展正进入一个波动且不确定的时代,抵御“超预期冲击”,需要构建全球合作的产业链。并且,产业之间、政府之间、政府和产业之间、区域之间都需要加强合作,以消除不确定性,助力企业决策。就中国而言,需要构建开放共享的产业链。如中国过往的行动一般,在构建国内产业链的同时,坚持外循环,不断推动中国产业链与全球产业链的融合。
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表示,以世贸组织规则为基础的经济全球化有力推动了全球经济的整体发展,其间全球各区域的经济发展也存在差异化和不均衡性。“如何重构全球供应链,既能持续推动全球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最大化,又能够兼顾区域经济发展均衡,是中国制造发展模式转变的重要考量因素。”李东生建议中国企业从单纯的输出产品到更多地输出工业能力,从在海外设立生产装配性企业到建立区域经营中心,把更多的核心能力、经济价值创造融合到当地的经济发展中。例如TCL的全球化发展已经逐步转变为在全球各地建立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李东生同时呼吁,应对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重构的挑战,还需要旗帜鲜明地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唯有坚持开放共赢的理念,以技术创新为纽带、以协同发展为路径,才能增强全球供应链的韧性和实现可持续增长。
深耕中国市场的宜家也在持续深化全产业链本土化,增强供应链韧性。目前,宜家已在中国建立了覆盖全产业链的本地化价值体系,涵盖研发创新、本土化产品设计、规模化生产制造、智能物流网络、全渠道零售及循环经济服务等完整闭环。宜家在全球销售的产品中,有25%是在中国生产制造的,同时宜家与超300家中国供应商和合作伙伴保持着长期合作关系。
“对于在华发展布局,宜家始终秉持长期主义的经营理念。”英特宜家集团首席执行官阳森瑞强调,“英特宜家在中国已走过60个年头,我们正在谋划在华发展的下一个60年。”阳森瑞表示,宜家与中国一样,坚定维护贸易自由化。“我们深信贸易的积极作用。尽管面临变革,但我依然坚信通过贸易能够推动各方的发展,贸易发展下的良性竞争可使消费者以更低的价格获得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他认为,良好的、可预测的、持续稳定的全球关系,以及尽可能统一的标准和监管要求对推动贸易发展至关重要。
在可持续发展方面,过去10年,宜家在保持业务增长的同时,大幅减少了碳排放。阳森瑞特别提到,这期间,中国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的快步发展,推动宜家在华业务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远超集团全球其他区域的水平。因此,宜家也期待,在原材料减碳领域与中国的合作伙伴携手寻找并推动塑料、金属、纺织品等更多原材料的循环使用。
在投资、创新、本地化战略和生态伙伴合作等方面持续发力的采埃孚近期动作频频。2024年8月,采埃孚升级武汉汽车制动产品线,扩大电子驻车卡钳产能。同年11月,采埃孚在华第三家电驱动工厂在沈阳投入运营;同时,二期电子助力转向系统在上海扩建。2025年3月,采埃孚又宣布在广州成立一家合资公司,推动汽车安全电子业务发展。
采埃孚集团首席执行官柯皓哲博士表示,“采埃孚始终重视中国市场。近年来,多项尖端技术在中国实现全球首发。我们将持续投资与创新,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在智能化、电动化方面的高质量发展”。采埃孚集团执行副总裁、中国区总裁、亚太区运营总裁汪润怡表示,扎根中国40余年,采埃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展现出强劲的韧性和灵活性,竞争力不断提升,并快速响应客户的多元化需求。集团将继续在生产物料、设备、研发、人才等多个层面推动本地化,加强生态合作伙伴关系,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市场。
当前,跨国企业面临着多重目标:平衡全球化和区域化;既要融入全球市场,又要确保供应链的安全、灵活与可持续性。对此,蒂森克虏伯股份公司首席执行官米格尔·洛佩兹表示,企业要在不确定性中找到确定性,同时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并促进可持续发展,就应坚持开放合作,推动建立更可持续、更有效的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对此,洛佩兹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继续加强全球合作,打造互惠共赢的供应链,整合资源推动能源转型。二是增强供应链的灵活性和韧性,贴近客户,提高安全性和效能。三是抓住绿色发展的机遇,建设更可持续的供应链。绿色转型已不仅是企业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是市场需求所指和企业竞争优势所在。
洛佩兹同时表示,中国不仅拥有巨大的市场,而且拥有完整的产业链、高效的供应链和先进的物流体系,蒂森克虏伯将继续加强在中国的供应链管理,与中国本地的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关系,以提升企业应对风险的韧性。